
股票期權計劃作為企業(yè)對經營者的一種激勵機制,其履行情況、運作情況對于報表使用人來講很重要,并且它在報表上的反映能更好地體現(xiàn)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相關性和完整性。在股票期權計劃的實施過程中如何進行會計處理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如果不把股票期權計劃的實施納入企業(yè)會計核算,也不在企業(yè)的財務會計報告中反映,這必將會影響企業(yè)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但由于我國股票期權制度還不完善,目前可以考慮比較簡便的會計核算方法。
一、股票期權授予日的會計核算
股票期權授予日就是股票期權合約生效日。會計上一方面要確認企業(yè)未來的或有認股款收入,另一方面要確認企業(yè)未來的或有普通股交付義務,即按行權價格借記“或有認股款”科目,按面值貸記“或有普通股”科目,按行權價格與面值的差額貸記“資本公積——股票期權溢價”科目。同時由于期權獲得者須在一定時期以后才能獲得行權權,所以還應該確認授予日行權價與股票市價的差額,即股票期權的補償費用,并在以后的授予期中進行平均攤銷。
例1:
二、 股票期權授予期的會計處理
在期權授予期間,隨著企業(yè)經營業(yè)績的變化,其股票的市價也會波動。當股票市價超過行權價格時,期權持有人行使期權的可能性就增大。但是,一般的行權權是被分次賦予的,可能勻速實現(xiàn),也可能加速實現(xiàn)。在授予期間,雖然不能完全行權,但期權持有人可以享有期股分紅和增配股。因此,當企業(yè)分紅或增配股時,可以借記“管理費用”科目,貸記“應付利潤”或貸記“或有普通股”科目。承例1,該公司在授予期的會計處理要視情況進行。
三、股票期權行權日的會計處理
企業(yè)在設計股票期權時,通常約定授予對象在一定時期內享有行權權。在行權日,企業(yè)發(fā)生認股款和普通股的交換,一方面企業(yè)收到現(xiàn)金,另一方面企業(yè)交付股票。會計上可以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或有認股款”科目,同時借記“或有普通股”科目,貸記“股本”科目。如果行權期內由于股價持續(xù)低于行權價格,期權持有人未能行權,即行權失敗,則要做一筆會計分錄沖銷贈予日所確認的各個賬戶的金額,借記“或有普通股”、“資本公積——股票期權溢價”科目,貸記“或有認股款”科目。
四、 股票期權持有人提前離職的會計處理
股票期權實施都有一定的等待期。如果期權持有者提前離職,則對于尚在授予期的股票期權,其不得行權。在會計上首先沖銷離職人員股票期權賬戶,借記“或有普通股”、“資本公積——股票期權溢價”科目,貸記“或有認股款”科目。如果其在離職前根據(jù)企業(yè)特殊規(guī)定已提前行權,企業(yè)有權以行權價回購這一部分股票。對于已提前行權的部分,企業(yè)可以行權價回購股票,借記“股本”、“資本公積——股票期權溢價”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