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會計理論的發(fā)展與社會對稅法目標認識的深化,在市場經濟逐步完善與法制逐步健全的背景下,稅務會計開始從財務會計中脫離走向獨立。本文試歸納了稅務會計的基本理論,并就構建稅務會計理論體系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稅務會計;基本理論;理念體系
1稅務會計的基本理論研究
稅務會計從財務會計中獨立出來的時候并不長,尚處于發(fā)展之中。目前為止,人們對稅務會計理論的研究還不成熟,這里僅對稅務會計的基本理論問題加以探討。
1.1稅務會計的概念結構
1.1.1稅務會計的目標。稅務會計的目標是由國家財政、國家稅法以及財務會計交互作用而形成的,這是因為稅務會計受國家稅法目標以及現代會計理論、技術的制約。稅務會計目標有兩個,一是為稅務管理當局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二是為納稅企業(yè)管理當局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
1.1.2稅務會計的職能。稅務會計的職能主要體現為:一是貫徹稅法的職能。企業(yè)運用會計方法核算其生產經營活動時,必然依據稅法進行賬務調整,有利于增強企業(yè)的納稅意識,有利于稅法的貫徹實施。二是稅務籌劃的職能。稅務會計會尋求最佳的途徑減少納稅,納稅人通過投資、企業(yè)生產經營、利潤分配、破產清算的稅務籌劃,最大限度地降低納稅。
1.1.3稅務會計的特點。稅務會計是會計學的一個分支,與其他會計相比具有以下明顯特點:一是稅務定向性,稅務會計應用于稅務這一特定領域。二是法律約束性,稅務會計以稅法為準繩,稅法隨著國家經濟形勢和政策的變化而改變。三是目標雙向性,稅務會計既要服務于國家,也要服務于納稅人。
1.1.4稅務會計的要素。稅務會計的輸入是財務會計提供的,財務會計的會計要素在稅務會計中也是適用的,如: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同時,稅務會計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會計,還有其自身所獨有的要素,如:應稅收入、應稅增值額、應稅所得、計稅差異、稅款費用、經營所得和資本利得等。
1.1.5稅務會計的原則。從稅務會計行為來說,稅務會計具有合法性原則、時效性原則、調整性原則、符合國家宏觀經濟政策原則、經濟性原則、合理確認扣減項目原則;從規(guī)范稅務會計方法來說,稅務會計具有謹慎性原則、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收付實現制原則、權責發(fā)生制原則、劃分經營所得與資本利得的原則、可預知性原則。
1.2稅務會計的方法
要實現稅務會計的目標,必然采取一定的方法。根據其用途的不同,主要可分為納稅調整方法、計算稅金方法、納稅籌劃方法和納稅報告方法。
1.2.1納稅調整方法。一是賬簿核算法,對賬簿記錄的企業(yè)收入與費用項目進行核算,從而計取應稅收益。二是差異調整法,對所得稅的總分賬簿或輔助性賬簿進行調整,以合理計算稅費。
1.2.2計算稅金方法。稅金的計算方法因稅種不同而有差異,但基本的方法是在課稅對象乘以適用的稅率,乘積減掉扣除的稅額或應退的稅額,便得出應納稅額。
1.2.3納稅籌劃方法。納稅籌劃是企業(yè)經濟性納稅原則的貫徹落實,納稅籌劃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其結果不外乎減免納稅和延緩納稅兩種途徑。
1.2.4納稅申報方法。納稅申報主要是填寫并送報納稅申報表或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等書面報告,完成申報納稅,接受稅收機關稽查。
2稅務會計理論體系的構建
稅務會計理論體系構建的目的是對我國稅務會計理論的研究情況進行探討,找到其不足和薄弱之處,從而確定下階段稅務會計理論研究的方向和重點。
2.1構建稅務會計理論的原則
結合我國實際以及稅務會計的特點,稅務會計理論的構建應確定以下原則:客觀性原則、邏輯性原則、總體性原則、歷史性與動態(tài)性原則,以構建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邏輯一致的、富有戰(zhàn)略性的、發(fā)展的稅務理論體系。
2.2稅務會計理論體系的構建
遵循上述原則,以稅務會計環(huán)境為邏輯起點,以稅務會計的管理屬性和會計屬性為左右翼,可以構建我國稅務會計理論體系的大體框架圖(見圖)。
“稅務會計環(huán)境”是一個經過高度抽象的會計基本概念,它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稅務會計環(huán)境(僅指外部環(huán)境)。在這里,稅務會計環(huán)境是指稅務會計的內外環(huán)境息息相通,不斷進行著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共同構成稅務會計發(fā)展的整體環(huán)境。
“稅務會計的會計屬性”是奠定稅務會計的基礎理論,而“稅務會計的管理屬性”則是稅務會計的應用理論,二者并行為稅務會計的最重要方面。其關系具體表現為:稅務會計的會計屬性通過會計的專門方法為稅務會計的管理屬性提供信息,稅務會計管理屬性中所需的歷史資料大部分來自于稅務會計實務。
“稅務會計原則”是從稅務會計基本前提出發(fā),對于實現稅務會計目標提出的根本性要求,是稅務會計工作的指針。它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規(guī)范稅務會計行為的原則,包括合法性原則、時效性原則、調整性原則、符合國家經濟政策原則、經濟性原則(稅務籌劃)和合理確認扣減項目原則。二是規(guī)范稅務會計方法的原則.包括謹慎性原則、實質與形式并重原則、收付實現制原則、權責發(fā)生制原則、劃分經營所得和資本利得原則和可預知性原則。
稅務會計方法。方法是實現目標的工具,為完成稅務會計報告和提供納稅人的稅務活動信息,稅務會計必須有一套自己的方法體系。稅務會計方法包括:納稅調整方法、計算稅金方法、納稅籌劃方法和納稅報告方法。稅務會計報告是稅務會計信息的載體,表現為納稅申報表和說明書。其使用者對外為稅收機關,對內為納稅人管理當局。
總之,我國稅務會計理論體系的構建尚處于不成熟階段,還有諸多亟待研究解決的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深入進行研究。